日期:10月25日
天气:晴朗
日程:上课,读书会
广电162李璨钊
精益求精,匠心精神,应该就是今天最大的感悟。晚上三个半小时的读书交流会后,访学团便与胡翼青老师交流了一个多小时。
从开口称呼胡副院长的时候被他制止,要求改成老师后,我的心和他之间的距离第一次拉近了。尔后针对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提问与请教,大到学院体制机制的建设,小到个人学习规划,他都尽可能十分详细地回答。他的回答从无私心,他的回答里总透着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与爱护。
交流会开到一半,教室的灯突然熄灭,大家就在黑暗里打着手机灯光继续交谈,白色而柔和的的光影里,他看起来是多么和蔼可亲!
为了和学生更深入地探讨交流,胡老师错过了地铁搭乘时间,最后他离别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高喊:老师再见!老师再见!
他转过头来频频点头,白光流淌在他可爱的脸上,"同学们,一路平安!"
他带着风走进细雨绵绵的黑夜,那股暖人心的匠心精神将永远留在每个同学心中。
网媒161蚁子林
南大访学第五天,在姜海老师的《整合营销传播》课上,第一次接触到行业营销的策略方案,姜老师结合自己从业的经验总结出来的ICM指导原则令人眼前一亮,同时我也在遗憾没有机会能完整的学习。而在晚上由胡院长主持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导读上,我也感受到了与南大同学在专业学术素养上的差距,也令我坚定了要多读书多关注行业动向的下一步目标。随后,南大新传胡翼青院长在教室与访学团成员一起面对面进行了交流,胡院长也向我们询问了多日来的听课情况和生活状况,也向我们提出了要制定好未来发展定位的目标,胡院长坦诚的交流的也让我感受到为人师的那一份工匠精神。

播音153林萱
术业有专攻,是我真切在南大感受到的一点。
在昨天傍晚的团学干部交流会,与南大各校媒的主编们的交谈中,能深刻体会到她们对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很明确的目标与考量。主编们会与团队一同绞尽脑汁的去设想如何将公众号推向更多的受众,并付诸于实践,同时也关注许多优秀的公众号,不断取长补短。而在昨晚的读书分享会与今晚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导读课堂上,同学们用自己的理解去为大家”读懂”一本书,而他们选取的书目都是需要一定文化和专业积累,才能有所感悟的。想起一句老话:多读书,读好书。这点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南大学子身上有很好的诠释。这也鼓舞着我要行动起来,多读好书,提升自己的专业及扩大视野。
今早的第二节事实核查课也是我最为期待的课程之一,因为事实核查虽然在国外已有成熟的新闻业态,但在国内相关的课程还是鲜少开设。课堂上对信源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院校也能开设这样的一门课程,相信对于新闻行业的”真实性”有极大的良性推动作用。
播音151付悦
这一周,我们感受了寒凉与闷热的交错,感受了艳阳与阴雨的问候,南京的秋天因为变幻多姿而灵气十足。
我对于幽默的课堂情有独钟,下午的整合营销传播课程,在我的预期里本是中规中矩,出乎意料的是老师的敏锐机智完全吸引了我,他结合热点,讲解生动,IMC的八项指导原则和五步工作流程在他的讲述下灵动鲜活。晚上的读书会,胡老师与我们的交流亲切而开放,他独具个人魅力的表达紧紧抓住我们的视线听觉,通过他的话语,我更加坚定了日后要多积累多练习的目标。
访学时光匆匆流逝,希望明天能给访学生活画上圆满句号。

广编172刘炜锋
这一周,我们感受了寒凉与闷热的交错,感受了艳阳与阴雨的问候,南京的秋天因为变幻多姿而灵气十足。
我对于幽默的课堂情有独钟,下午的整合营销传播课程,在我的预期里本是中规中矩,出乎意料的是老师的敏锐机智完全吸引了我,他结合热点,表达生动,IMC的八项指导原则和五步工作流程在他的讲述下灵动鲜活。
访学时光匆匆流逝,希望明天能给访学生活画上圆满句号。
广电171李锦仪
今天,是我感触最深的一天。《事实核查》和《非虚构写作》都是我所没有接触过的课程,两节课中,郑老师和庄老师都不约而同运用到了许多事例来为学生传授某种知识观点,这些偏实操类的课程结合这种上课方式非常讨喜。但今天让我好处最深的还不是这些课程,而是晚上的读书会,其实这个读书会昨晚就已经参加过一次,但是当时只能说听得云里雾里,因为主讲人、讨论者都是来自硕博生甚至校外某些专家记者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与会人员所讨论的东西范围可以扩大到天涯海角,专业针对性较弱。
但在今天的读书会中,主角都是本科生,来自全校,他们会一段时间设定一个传播学议题,就这些议题,老师(实为胡院长)给定两本书,成员都需要看,或者至少了解其内容,然后主讲人讲述完书本以后,大家开始讨论。在讨论的这个环节中真的可以很启发思维,但是我又在这两天的读书会中深深感受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逻辑思维上的某些欠缺,但是没关系,我们最后都向他们取经,到底该如何进入这样这种学术氛围当中?应该怎样去启这个蒙?怎样去研究一些传播学的议题?我想我们已经得到了很多帮助,接下来真的很想在广大也能做成这样的读书会,这对于学生知识素养的提升,学院学术氛围的培养有百利而无一害。
最后,我深深地被胡院长以及学院其他各位老师的职业精神所深深触动。每位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完成的特别细致和认真,得知他们的一些状况之后,我更感动容,他们对于工作和科研的态度,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

广告171许贵玉
今天是来南大访学最刻骨铭心,受益匪浅的一天。谁可曾想过南大新闻学院胡翼青老师和我们访学团在突然断电黑暗的教室里洽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胡老师是以一个良师益友的姿态,毫不保留地,宽容大方地解答我们的疑惑,为我们传经送宝,毫不夸张地说,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所以访学团的孩子无一丝拘谨,尤其是当断电的时候,大家打着灯光,在黑暗中与胡老师自由地交谈,每个人心中在那个时候都被温暖照亮。我想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独一的、难忘的时候,这样的一个时刻也成为我往后人生奋斗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不由多说,铭记,感恩。
播音161程玉强
今天又是忙個不停的一天,每天都在扩大朋友圈,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也明白自己需要补充的东西有很多。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偶然的机会走进庄老师任教的研一课堂,通过和大姐姐们的接触和老师教学的安排,深化了未来学习的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晚上和胡老师的座谈是今天的点睛之笔,胡老师人很好,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学校教师任教、学生上课、专业安排还有研究生的一些事情,其中有好的地方,也有一些小的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和他们的距离还是不小的,我觉得今天的座谈给我更多的意义是明确了方向吧!
是时候去直面问题啦,相信自己,你还是最好的那个自己!

广编162俞菲
南大访学倒计时的第二天,早上去上了张静老师的视听语言课程。虽然这门课,在广大开过相同的课程,我还是想要看一看南大的视听语言是怎样的。
这堂课主要讨论纪录片《少年小赵》,本片讲述了的是主人公19岁到22岁,生命长河的一小段。在这段河流里,有人说照见了青春,有人说映出了时代。小赵的成长与蜕变,从个体走向群体的转变,让我感受到了小赵那个年纪对于国家、党和人民的拥护,游行、配带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帆布包等行为折射出小赵的爱国情怀。张静老师在课堂上,不会和学生保持距离感,基本都是站在课桌前,近距离地和学生沟通。虽然下节课没有机会听到老师的点评,在课堂的最后,还是提交了个人对影片的小作业。
广告151翁少贤
南大的访学已经接近尾声,今天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二。
第一是南大所具有的丰富教师资源,在这几天所旁听的课程中,有许多课程都是由非常年轻并且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老师授课的,上课氛围轻松,学生与老师的关系非常亲近,所以一整天的课上下来虽然精力所剩不多,但精神却是非常愉悦。
第二是这两天我们旁听了两场读书会,无论是博士级、硕士级,还是只处于大学阶段,都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平台,是集展示、分享、讨论于一体的一种学生活动,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网媒161刘晓婷
今天在社会心理学的课堂上,对老师讲授的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非常感兴趣。此前自我认识到正确的归因,诸如努力归因、现实归因,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展开讲授成败原因的因素,包括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况以及外界环境,即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以及可控性和不可控性三个维度。随后对成败归因的具体分析加深了我对成就归因的理解,同时也为日后面临成败所采取的行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广编171项晗
当我们在谈论新闻理想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很开心今天能有机会在胡院长的读书会后,与胡院长共同探讨在南大学习这几天的困惑与收获。如何在资本和流量间坚定自己的理想、保持住一份文人风骨,做一名有态度、有情怀的媒体人,这些都是胡院长在对话中所传授给我们的真切道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