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网站

当前位置: 学院彩票网站 > 学生工作 > 近期活动 > 正文

南大访学日记|学在南大,见贤思齐

【发布日期:2018-10-26】  作者:     点击数: 

日期:10月23日

天气:晴朗

日程:上课、游览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广电162 李璨钊

今天老师上课风格各有特点,却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老师们在课堂上神采飞扬,他们让自己全神投入课堂的同时也能感染学生,一步步引导学生汲取知识思考问题;此外,老师每提出一个观点都十分强调采访对象的权威性,事实核查的重要性,他们会给学生呈现大量的权威资料。执着的求真精神让人敬佩!。

播音153 林萱

“第一次单独行动”:午饭结束后漫步在南京大學的”CBD”地带,突然意识到这是我第一次没有跟着大队行动,结伴而行的另一位小伙伴说了一句“走了几遍熟悉了,不害怕迷路,觉得自己像一位真正的南大学子。”是啊,我们已经开始适应了这个全新的身份,适应了南京金色的秋天,路上微凉的风,还有撒在身上暖烘烘的阳光。一切都恰到好处。

早上的两节课不仅干货满满,也令我们感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热情。老师们鼓励南大同学与我们交互学习,促进交流,分享资讯,希望能够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课堂。同学们也友好地齐声鼓掌迎接我们的到来。

结实了新的朋友,感受到了崭新的课堂氛围,行走在梦中的大学校园场景中,我开始愈来愈喜欢这里了。

播音151 付悦

今天的南大校园,在明朗天气的加成下,变得更加精致迷人,走在校园小道上,轻柔和煦的阳光和清甜怡人的桂花香将我们环绕。

类型化报道课上,庄永志老师结合了崔永元《转基因报告》的视频,讲述了如何避免崔式错误以及如何正确呈现调查的方式,他丰富新颖的教学模式,热情真诚的关心,亲切灵动的表达,细心严谨的态度,令人舍不得错过课堂上的每分每秒,南大学生高度集中与积极的学习态度给人悄然无声却充满力量的震撼之感。

今天我还在课堂上遇见了一位特别热情的西藏女孩,她漾进眼底的笑意魅力十足,我们很自然地沟通交流,从学习到生活,就像庄老师所说,访学不光是听课学习,还要多和同龄人沟通交流,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自来熟”。从课堂到校园,再到生活,用心感受访学的每一天都获益匪浅。

广告151 翁少贤

周二是满满课程的一天,感受庄永志老师神采飞扬的类型化报道课堂,深刻体会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所应具备的敏感触觉和严谨态度。而周海燕老师的新闻采写课,则教会我们面对面采访时所要注意的提问方式和技巧。

在吸收完一整天的知识后,晚上一大群人漫步在夫子庙悠闲的街道,感受浓浓的南京风情,将一天的疲劳一扫而空。

播音161 程玉强

今天进步很大!认识了一个南大很聊得来的同学,上了特别受启发的两节课,见识了南大学生的卓越和专注,吃了和老师一起的一顿特别好吃的金陵菜,还组团在夫子庙拍下了永不褪色的合影。越来越觉得访学的珍贵,越来越觉得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很感谢学院的这次机会和老师们的贴心照顾!希望自己始终能够“求知若渴,虚心若愚。”访学团的伙伴都很棒很优秀,希望我们都能更好!毕竟广大南大我们都是37度!

网媒161 蚁子林

访学第三天,终于上了大家心心念念的原央视彩票网站策划部新闻统筹组制片人庄永志教授的《类型化新闻报道》,在这节课上庄教授以崔永元关于转基因的新闻报道为案例,讲述了科技报道采写需要注意的原则,庄教授诙谐的授课方式和典型案例干货满满的课堂令我们由衷的欣赏,课后我们还同庄教授进行了合影留念。

而周海燕老师的《新闻采访》课上,给采访对象分类的方式令我对采访对象有了全新的认识。

同时,南京大学学生在《媒介融合》课上对“微博”、“腾讯新闻”两款app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透彻的讲演介绍也令我们非常的佩服,对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网媒161 刘晓婷

今天上了庄老师和周老师的课程,两位都是优秀的记者,在课堂上用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描述分别讲解了高级采写中的科技报道和采访的提问方式。

因参观校本部有幸途径南京市中心,看到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特别亲切,仿佛回到了中山。

南京的昼夜温差很大。走在校道上,嗖嗖的秋风不经意让人打寒战。

广告171 许贵玉

清晨,秋风习习。走在南大落叶满地的路上,呼吸着清早甜甜的桂花清香,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地走向教学楼。愈发喜欢走在南大的路上,感受南大由内到外的古典气息。

今天早上是庄永志老师的类型化新闻报道。广告专业的我虽然之前并未接触过这样的课程,但是却被老师神采奕奕的教课热情所感染而听得津津有味;第二堂课是周海燕老师的新闻采访,老师有趣不枯燥的教学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使命以及语言表达的魅力。下午的媒介融合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南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扎实,对于作业认真严谨的态度让我敬佩不已。

夜逛夫子庙,古秦淮,先锋书店,感受到了六朝古都的风流余韵。这让原本上了一天的课的疲惫感顿时一扫而光。爱上南京这座老城了。希望接下来好好珍惜在南大的时光!

广编172 刘炜烽

今日,是访学之行的第三日。当清晨的秋风吹遍南大校园之时,迎接而来的第一课便是庄永志老师的高级采写课程,老师幽默风趣的言谈,令我感受到了生动的课堂氛围,同时认识到了关于采写的技巧,随后又分别进行了新闻采访以及媒介融合的课程,学习到了关于采访的三种方式:封闭式、开放式、交叉质证,以及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经济维度的发展概况,此外,也见识到了南大的同学们自信的演讲能力,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最后,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同来到了南京大学校本部进行考察,领略名校的历史文化气息。使自己的心境能够沉淀下来,为接下来的访学中进行更深的感悟。

广编162 俞菲

今天是满满干货的一天。

早晨庄永志老师的类型化新闻报道,让我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用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有冲动。我想,这三个字像是他对我们说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的话吧。从庄老师上课那一刻开始,微笑一直挂在他的嘴边,肢体语言的丰富让课堂变得非常生动形象,他鼓励访学团的同学要敢于和南大同学主动交流沟通,不能仅限于和熟悉的人交流。同时,庄老师也告诉我们,从事新闻专业,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勤于练习,空谈理论是不足够的。

广电172 李锦仪

今天又是非常充实的一天!从起床到吃早餐到骑车飞快起去课室,感觉已经像是融入了南大的生活。

第一节是类型化新闻报道课程,庄老师主要给我们分析了一篇有关转基因视频的比较典型的科技类新闻,在对这则新闻的问题设置、采访过程、调查报道的逻辑分析中,知道原来科技类报道,调查报道需要记者严密的思维逻辑和理性态度,还有最重要的是,我从这节课中体会到学者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和对于权威事物需有的批判和质疑。

第二堂课又是无比巧妙的呼应了上一节课,虽然是不同老师授课,在采写方面,对于学生们的要求还是一样的,事前准备充分,事中逻辑清晰灵活应对。

同样是采写课程,分了不同层次进行授课,这正正是体现了第一天贵院主任在师生交流会上提到的“采写是媒体从业者的核心技能”这一教学理念和思想。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做这样具有硬功夫和扎实基础的媒体人,那就让我们开始磨炼。

广编171 项晗

在第一天南大新传的师生见面交流会中,庄永志老师作为记者的多年实战经验和对新闻的独特见解已经深深地拓展了我对于新闻实务的认知。而今天在庄老师的《类型化新闻报道》课程上,其从实际事件出发,打开思维的上课方式更是启发了我如何以适合的角度进行新闻采写,让我受益匪浅。

时间:Oct 26, 2018 09:3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