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街道始终重视对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利用与文化保育工作,努力讲好东山故事,大力传播越秀声音。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彩票网站
“读懂广州”创意传播实践团积极参与东山街道策划推出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系列宣传活动中,走进东山新河浦,挖掘东山故事,传播新河浦深邃的历史文化。

▲实践团成员合影
寻觅古今交织,看东山旧貌展新颜
7月18日与20日,我“读懂广州”创意传播实践团对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开展调研行动。实践团成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五大侨园、艺术展览馆等地,从历史文物、特色建筑和新潮艺术方面了解新河浦深沉的文化底蕴。通过调研,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感受到了华侨的家国情怀,欣赏了艺术的多元风采。这些启迪了实践团成员以更创新的视角和更丰富的形式去表现新河浦的魅力。

▲实践团成员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实践团成员在逵园讨论拍摄计划
在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李卓欣同学接受了越秀区人民政府东山街道办事处的采访。她分享了自己在调研过程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与保护的理解,同时也代表团队表示,期望通过创作多元化的作品来展现街区的文化元素。

▲李卓欣同学接受采访
实践团成员们结合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发现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内许多洋楼早已卸下历史重任,变成了艺术馆、咖啡店,成为一张张东山文艺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这些洋楼的转型,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它们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艺术元素和商业活力,成为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于是,实践团成员们决定围绕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建筑和热门的街拍打卡地进行拍摄,用洋楼的新生机来讲述东山历史的变迁。
定格东山印象,驻留岁月变迁的痕迹
7月28日,实践团正式开展作品拍摄,从新河浦路出发,沿着培正路、烟墩路、庙前直街,一路记录着东山岁月的痕迹。其中,实践团特别对柏园、培正中学、培正路大斜坡、东山百货大楼这几处途径地展开讲述,呈现它们的岁月故事。


▲实践团成员进行拍摄
柏园,一座凝结着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红砖清水墙洋楼,现被用来展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共文化空间。当人们再次踏入这隐于东山繁华喧闹中的一片静谧红楼回看史语所历史(柏园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旧址),蓦然回首,是昔人转身之间遗落的芬芳。百年以来,东山这片土地饱经沧桑巨变,但培正中学始终秉持“至善至正”的校训,以坚定的教育理念树立百年名校的风范。东山百货大楼,这座标志性建筑陪伴了东山一代代人成长,当然它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但它所承载的记忆从未褪色。那些曾经在柜台前流连忘返的孩子们,如今也带着自己的孩子再次踏入。

▲东山百货大楼
“啡”常东山,品味文化新活力
8月10日,为深入了解新河浦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商业发展,实践团成员们对东山咖啡店进行走访、拍摄。实践团成员们在与咖啡店经营者、顾客的交流,以及对咖啡馆内部环境、经营模式等方面的观察后,对新河浦特有的文化氛围有了新的感悟。基于咖啡店不同的创意咖啡,实践团以特色餐饮为切入点呈现新河兼具浦新潮活力与艺术气息的特点。

▲实践团成员查看拍摄情况
在东山新河浦的街巷里,岁月的车轮在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也赋予了它独特的韵味,让其承载着老广州的记忆。实践团也将继续挖掘这片土地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东山新河浦,进而更真切体悟到广州的往昔记忆,更好地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