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网站

当前位置: 学院彩票网站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青山绿水,初访清远

【发布日期:2020-07-29】  作者:     点击数: 

2020年7月28日上午八点,清远新闻扶贫队整装待发,兵分三路前往朱岗村、斜塝村、联一村三个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01 脱贫先行军美丽朱岗村

朱岗小队在方建平副书记的带领下来到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小队抵达朱岗村村委会后,广州市岭南集团驻朱岗村第一书记韩德学、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吴战军等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对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小队调研以座谈会为开端。座谈中,韩德学书记告诉我们,目前朱岗村贫困户脱贫率达到百分之百。这归结于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模式的新探索,特别是“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

随后,韩德学书记带领我们走访了朱岗村,让师生们亲身体会近几年的扶贫成效。

红漆柱子搭建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最新进展;长廊旁,平整的篮球场地与活动广场融为一体,“让村民有地方可进行活动也是必要的。”韩德学书记说。

继续往前走,下辖的自然村畔水村完成了旧屋改造工程,修葺过的路面干净平整,太阳能路灯伫立道路两旁。村里的休闲文化广场也实现无线网络充分覆盖,“村民在乘凉的同时,也能随时上网,获取信息,关心国家大事”。韩德学书记笑着介绍道。

随着调研的深入,小队一行进入到大夫第民宿参观。该民宿是岭南集团在当地打造的“产业帮扶+乡村旅游”模式下的首个古村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负责人赵经理介绍说,大夫第民宿按照修旧如旧方案设计,以确保原迹不受破坏,与当地青砖绿瓦建筑风格和谐相融,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民宿。经营模式上,民宿所有利润全部分配给三个贫困村作村集体经济收入。

下午,师生们对第一书记韩德学进行了专访。采访中韩书记介绍了党员领导班子以及日常工作职责,“我们干部党员的工作主要是指导、把关、督促、服务。”分享了岭南集团构建扶贫造血模式、助推脱贫攻坚的“七个连”总体思路。

同学在与韩德学书记进行交流

紧接着,我们开始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生活的改善情况。吴战辉作为朱岗村贫困户之一,近两年成为朱岗村的“水稻大户”。“他的妻子患有二级精神残障,还有一个68岁的母亲,两个女儿也还在上学。”随行的韩书记向我们解释。“最大的变化就是国家下发的种子化肥,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吴战辉笑着告诉我们,他去年收入高达16万,并自己购买了冰箱、电视机等家电,这都是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 

“自从国家扶贫政策惠及到我们百姓之后,再加上我们村像韩队长这样的领导倾心帮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幸福了。”67岁的张明得侃侃而谈,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02 产教皆兼顾,斜磅树典型 

孔令顺老师带队前往斜磅村进行新闻扶贫调研。在这四十多分钟的车程里,师生讨论了村里扶贫的整体情况,初步确定了具体的采访行程。

九点三十分,一行人来到了斜磅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广州发展集团驻斜磅村第一书记侯红伟和驻斜磅村党建指导员、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潘利华围绕帮扶斜磅村工作进行交流。

我们了解到,广州发展集团从16年5月开始对接帮扶斜磅村,累计投入240万元。采取了多种扶贫措施,如成立了连州市第一家以贫困户为社员的扶贫专业合作社,通过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贫困户收入;建设红雪桃农业种植扶贫产业基地,投入帮扶资金75万元,集中种植约60亩红雪桃果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侯红伟书记提到:扶贫不仅要助力脱贫,也要改变村容村貌,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提高贫困村的经济,也要重视乡村文明建设。师生与侯书记充分交流,受益匪浅。

午餐结束后,斜磅村小队在孔老师和侯书记的带领下,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红雪桃农业种植扶贫产业基地,采访了村内脱贫致富带头人苏彩群。原本是贫困户的她现在成为村内脱贫致富的先行者,同时也是思想进步的榜样。她在工作上勤劳刻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精心的打理着红雪桃果树基地和奶牛场。同样,她也是无私的,一个人带动一群人。苏彩群在今年正式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紧接着,师生一行人来到斜磅村老居委会。侯书记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斜磅村小学和村党服务中心楼顶扶贫光伏发电项目,该产业自2018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7万元,每年可为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增加近7万元长期稳定收入。

03 电商新举措,助力联一村

联一村新闻扶贫小队在刘雪梅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联一村党群服务中心,跟随当地扶贫干部深入基层、亲身体会扶贫干部的工作日常。

师生们在与联一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龙腾简单交流过后,了解了联一村扶贫概况。之后,师生们跟随第二支部书记杨震林,头顶烈日,肩扛设备,脚踏坡路,进入每家每户,分发“帮扶明白卡”。在亲身体验中,师生们认识到扶贫干部不仅要了解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更要实时跟进贫困户的家居环境与就业情况。

探访过程中,杨书记向师生们提到联一村的扶贫成果:订单式养殖、旱地区土地承包、腐竹产就业等。每家每户在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和因家制宜的帮扶措施下,进行直播带货,改善村民的收入状况。贫困户的房子由木制房变成了砖瓦房,电视机、电饭煲、电冰箱等家电设备齐全。各家各户房中的玉米随处可见,据杨书记介绍,此处的鸡是由玉米、米糠等饲料饲养而成的,也因此鸡肉肉质嫩而不柴,这更吸引了师生们的兴趣,师生们纷纷表示能够吃上这著名的清远鸡。

下午师生们前往达康幼儿园进行采访,高于标准的园区面积、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特色的种植园基地与音体室,让人印象深刻,设施与城市里的幼儿园无异。来到之处,小朋友们的热情问好使师生们深受感染。

一天行程结束,师生对基层扶贫有了更深刻的感触。“今天的社会实践让我第一次有了以后想当一位扶贫干部、深入基层扶贫的想法。”前往朱岗村的汪欣欣同学感叹道。在今后的日子里,每位同学都渴望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

文字记者 廖若曦 王朝阳 郑佳莹 吴铭帆 张扬 吴宇涛

摄影摄像记者 汪欣欣 黄亮聪 吴铭帆 朱珮虢 欧阳阳 朱敏仪 李奇 张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