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八点半,我们贵州实践团队从都匀市出发,前往下一站——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探访当地精准扶贫新模式,了解当地贫困户的脱贫成果。
一户一码,让精准扶贫更有抓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贵定县昌明镇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深入了解当地扶贫的具体项目和成果。抵达之后,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并认真听取了对接人员的详细讲解。在这里,我们与贵州领略农产品大数据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的交流,对“电商扶贫”的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贵州实践团队抵达贵定县昌明镇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
2014年10月,黄亚欣先生依靠灵敏的商业嗅觉,看中了黔南的秀丽山水和当地的天然农产品,以及其背后巨大的发展潜力。随后,他草拟了“百亿电商兴黔南311”的工作方案,交给州政府,并引起了黔南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5年,“领略中国”电商平台成立;同年11月,“领略中国”农产品大数据中心落户昆明。该平台集农产品集散、展贸及电商交易、企业数据中心、培训基地于一体,形成了农户专业合作社入驻、贫困村寨大数据结对帮扶、生产与流通企业入驻、广州黔南创业创新团队入驻、大数据研发与应用服务、政用云服务、大数据电商培训实训等七项大数据创新应用服务。

“电商扶贫”宣传墙
较为突出的亮点,在于该扶贫模式下的“一户一码”。通过每一个二维码,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户的生产资料信息,可以了解到相关产品的原始信息。这样一来,一户一码,一品一码,精准扶贫有了更好的抓手,食品安全可追根溯源……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农户的产品可以得到推广,消费者内心更加踏实,“双赢”,不言而喻。
支教大学生,可爱可亲可敬
除了对“电商扶贫”这一模式有了了解,我们还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是来自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群大学生。有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有的是希望接触新鲜事物,有的则是希望给贫困地区带来新事物新思想,他们相约来到这个地方,展开支教活动。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队员同他们展开了热烈的交谈,对他们的支教事迹有了一定了解。

“黔行——一起来更精彩”宣传墙
其中一位女孩子跟我们分享说,她在支教过程中碰到一个小男孩,在她们支教离开当地之后,又接到了那个男孩的电话,表达了对他们的衷心感谢。“当时那个小朋友说,‘姐姐,哪个哥哥送我的明信片,哪个姐姐送的小礼物和祝福语我都有分清楚,也都记得你们,谢谢你们。’我们听了之后十分的感动。这也是我们支教的一种收获吧,它虽然没有带给我们学识上的进步,但是对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是很强的。”

支教大学生与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这些同学带领我们对当地特产、生产工具等作了详细介绍,其细心、热情的介绍使我们内心对于贵州的崇敬更深了一层。同样是大学生身份,我们之间的交谈没有什么障碍,也因此,我们对于彼此的了解和认同也深了一分。他们,的确可爱、可亲、可敬。
帮扶家庭,小康不再遥远
在结束了对贵州领略农产品大数据有限公司的参观访问之后,我们来到当地沿山镇石板村,对村上的结对帮扶户王树平进行了深入采访。在知道了我们的此行目的之后,王大叔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细心解答我们的每个问题。

结对帮扶户户主王树平(左二)与采访人员进行交谈
通过对王大叔的采访,我们对其家庭背景有了一定的把握。王大叔本来有一儿一女,但是参军的儿子在退伍后的一场医疗事故中不幸离世,而自己也不幸染上重病,双腿肿胀,行路不变,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村党支部、村委会为王树平一家给予帮扶照顾,为其寻找帮扶者,形成结对帮扶。经过几年的发展,王大叔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家中的旧房也经过了改造,变成了更加安全宜居的新房。

王树平家的稻田里,水稻长势较好,是丰收的好兆头
在院子中,悬挂着房屋改造的新旧对比图,展示着帮扶工作的鲜明成果。提及房屋改造,王大叔说:“这几年来,房屋改造之后,我们的卫生情况、居住条件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随后,王大叔带着我们前往自家的稻田进行参观介绍,提及此,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这两年来,稻谷的销量有了很好的销路……我们的水稻按照规定是不准许使用化肥的,这样(每亩地)反而能多收一百来斤稻谷……”受到“电商扶贫”政策的支持,王大叔家的农产品不用再担心卖不出去了。一方面是无公害、绿色、健康的产品供向市场,另一方面是产品的相关信息可以到达消费者手中,信息通透,才能使产品出得去、收入进得来。
其实,王大叔家所在的村落以山区小路为主,交通很是不便。村支书介绍说,村中的连接路、通阻路是2015年受到国家政策待遇才逐渐修好的,否则交通仍然是个大问题。
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和社会各界对扶贫模式的不断创新,像王树平这样的贫困家庭正在一步步走出贫困处境,迈向小康生活。“智者穷不长,愚者富不远;勤者富可及,惰者穷可见。”只要勤劳踏实、紧跟时代政策,脱贫致富,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想法,而是真真正正能够实现的四个字。
一天的走访探寻,我们对“精准扶贫”四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精准扶贫有多重模式,需要的是创新思维和当地实情的有机结合。电商扶贫、一户一码,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扶贫模式,对于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对我们来讲,扶贫工作,也不再仅仅是书面的几个大字,而是深有体会、亲身感受的一项工作,是一种认识上的历练,是一种精神上的进步。